女性之声>>尚生活>>健康养生

破解『酸碱体质』的真相

2017年12月21日 15:22  来源:女性之声

时下,人们谈论健康话题时总会提及“酸性体质”、“碱性体质”等字眼,关于人体的酸碱性,坊间有不少传言,例如酸性体质容易患病,吃多了酸性食物容易变成酸性体质等,这些说法是真是假?今天就让我们一一来破解。

传言一: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,碱性体质更健康。

有一种酸性体质论,认为饮食结构不合理可以导致酸性体质,体质的酸化是百病之源,因此要多吃碱性食物,以纠正酸性内环境,吃出“碱性”健康体质。

其实酸碱性的问题,指的是人体血液的酸碱性,也就是血液的pH值,pH值是衡量酸碱度的一个指标。血液pH值的范围是7.35~7.45,是偏碱性的。人体通过系统调节,使血液pH值总是稳定在一定范围内。

血液不等同于体液,人体不同环境体液酸碱度不同。人体有些环境,必须偏酸才算健康。

例如人体的胃液是酸性的。还有皮肤,p H值5.5左右,偏酸性,因为细菌不喜欢待在酸性的环境里,所以皮肤偏酸性可以减少细菌滋生的可能。女性阴道,pH值4.5,可减少阴道发生感染的可能性。尿液也是偏酸性的,因为肾脏排泄酸性的物质比碱性的物质多。如果将这些环境的酸性变成碱性,碱性变成酸性,那么人的健康就要出大问题了。

人体是十分复杂的,从血液到尿液,不同体内环境pH值不同,单一的一种体液的酸碱度是不能代表人的体质的酸碱性的。所以,所谓的“酸性体质、碱性体质、中性体质”是不存在的,是错误的概念;所谓的“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、碱性体质更健康”等说法是伪科学。

传言二:85%的痛风、高血压、癌症、高脂血症患者都是酸性体质。

酸性体质论认为,癌症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痛风等疾病都是由于吃多了“酸性食物”导致体质酸化引起的,而所谓的“酸性食物”包括鱼、肉、米饭、酒等主副食品,这些食物被渲染成了致病的“罪魁祸首”。癌症、高血压等疾病真的是因为体质酸化引起的吗?医学研究发现,肿瘤组织周围的组织是酸性的,但并不是先有了酸性组织,造成这个部位长肿瘤,而是人体发生恶性肿瘤后,肿瘤组织让其周边的组织变成酸性,而且只是局部,不是全身都变成酸性。高血压、糖尿病等疾病也是如此。

因此,酸性体质致病这个说法同样是伪科学。

传言三:肉是酸性的,吃多了容易变成酸性体质。

既然酸性体质、碱性体质都是伪科学,那么食物到底有没有酸性、碱性之分呢?

食物在某些条件下,可能有酸碱性。将食物充分燃烧,燃烧后剩下的灰溶于水,根据水的酸碱性来确定该食物是酸性还是碱性。但是食物摄入人体后,消化过程是非常复杂的,不能说酸性食物消化后就是酸性的,碱性食物消化后就是碱性的。而且人体酸碱调节机制非常强大,单靠食物不可能起到调节的效果。所以区分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,对人体所谓的酸碱影响和健康膳食完全没有任何意义。

因此,评价食物对健康的影响,不要从酸碱的角度,而是从荤素搭配、粗细搭配、营养素搭配等方面去评价膳食模式是否健康,对食物酸碱的区分是没有意义的。

专家简介

于康: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教授,主任医师营养科副主任,出版过《临床营养治疗学》《临床营养医师速查手册》《作自己的营养医生》等专著。

友情链接

  • 女性之声APP女性之声APP
  • 女性之声公众号女性之声公众号
  • 享学吧APP享学吧APP
<友情连结> 手机版 金百利国际JBLKBL 富爸爸娱乐平台 888真人娱乐 盈佳国际平台